实地探访协鑫集成芜湖基地:TOPCon满产提效BC技术布局分布式市场
栏目: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25-07-01
 四月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协鑫集成芜湖基地,仿佛为这片忙碌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随着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协鑫集成作为行业的重要一员,正值生机勃勃的成长阶段

  四月的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协鑫集成芜湖基地,仿佛为这片忙碌的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随着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协鑫集成作为行业的重要一员,正值生机勃勃的成长阶段。作为协鑫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协鑫集成的光伏组件业务已经成为公司营收的重要增量,走进这座备受瞩目的基地,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记者的实地探访中,管理层透露,协鑫集成的组件业务收入占比在近两年逐渐上升,达到历史新高,这得益于公司在市场中的不断创新与调整。随着公司的扩张,芜湖、合肥、阜宁三大生产基地的建设使得总年产能达到30GW高效组件和16GW N型TOPCon电池的壮观规模。这无疑是公司在光伏领域深耕多年的结晶,然而,产能爬坡的情况如何?

  走进芜湖基地的第一站,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流水线在有序地运转,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了最好的注解。我们了解到,当前一期电池产能以TOPCon为主,同时公司正在储备BC电池与叠层技术。令人振奋的是,关于新产品的开发,管理层如同推进器般透露,GPC2.0高效组件即将在2024年底亮相成功案例,当前效率已突破27.5%,虽不算神秘,但却着实令人期待成功案例。

  “公司GPC效率爬坡速度超预期,供货规模化量产盼在前。”一位业务负责人担忧与期待交织的情绪昭示着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确实,在面对一系列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今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成为了企业生存的关键。从金属无银化到0BB技术,管理层深知,只有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方能迎合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BC技术的布局,俨然成为协鑫集成的一大亮点。其背后不仅有对自身研发实力的考量,更是当前市场需求的再解析。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兴起,BC技术相比TOPCon在一些场景下显示出了较为明显的优势。“什么技术最合适,市场才是最好的裁判。”锐利的观点背后,翁航院长的话语不禁让人深思。

  随着对技术的探讨深入,协鑫集成也在不断推进专利申请的增长,确保在技术上始终走在行业前列成功案例。不过,市场的变化也让管理层不得不重新审视公司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海外市场的份额逐年下降、行业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国内市场的竞争愈加白热化。“我们去年电池产能保持开工率居行业前列,光伏组件出货量得以大幅提升。”一名市场部负责人坦言。

  至于未来的规划,协鑫集成明确表示要扩大BC电池的产能,提升相应的生产效率。2025年的增资计划,将助力其在桂山二期10GW电池项目的落地实施,开辟未来增长的新空间。市场动态瞬息万变,唯有紧紧把握这种变化,才能保证发展势头。

  展望即将到来的GPC3.0产品,其效率预计超越27.8%。文件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系列扎实的数据和战略规划,协鑫集成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向前迈进。未来的困难与挑战或许会层出不穷,但正如高处不胜寒般,正是这种压力,更能激发出企业的蜕变与升华。在光伏产业持续探索与发展的戈壁沙漠中,协鑫集成已在此铺下金色的基石,期待着它未来更辉煌的成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